昨夜下了一場微微細雨,天亮時天氣放晴。毗鄰西安永寧門和南城墻的書院門文化街熱鬧起來。
這里擁有唐寶慶寺塔、關中書院、孔廟、于右任故居等歷史遺存和著名的西安碑林博物館,是一個具有豐富內(nèi)涵和吸引力的文化打卡地。由于是星期天,游人特別多,來自不同地方、操著不同口音的男男女女、老老少少,沿著青石板路面進出兩旁古香古色的店鋪,精心挑選筆墨紙硯、書法繪畫或民間工藝品。身著漢服的花季少女手執(zhí)團扇,花鈿粉面,裙袂飄逸,像一只只飛舞的蝴蝶穿梭于人群中。
西安師范附小和西安文理學院(關中書院)門前有不少人拍照留念,想把文化記憶長留在這光影里。經(jīng)過預約,我多年的心愿終于得到滿足,有機會走進西安文理學院校園,也就是當年的關中書院舊址。去趕赴一場和古圣先賢的對話,感悟“關學”精神的真諦和余韻。
書院大門采用四柱三開間牌坊形式,頂部雙面坡琉璃屋面,石柱造型仿華表樣,中間門上額題寫著“關中書院”四個隸體大字,右邊門柱上懸掛“西安文理學院”校牌。走進院內(nèi),沿甬道向北,經(jīng)過上懸“秦川浴德”匾額的大紅門是寬闊的庭院。這里青瓦紅柱,古木參天,古樸莊嚴的氣息不由得使每一位到訪者放慢腳步,仔細從這一磚一瓦、一草一木里傾聽歷史回聲,品味文化之美。
關中書院是明清時期全國著名書院之一。創(chuàng)始人馮從吾,字仲好,號少墟,西安府長安(今陜西西安)人,明代陜西著名學者和教育家。天啟年間任左副都御史、工部尚書,因不滿閹黨擅政棄官回鄉(xiāng),一邊在家讀書著述,一邊在寶慶寺內(nèi)招徒講學。由于馮從吾知識淵博、品行周正、授課嚴謹,故弟子日眾。因寺內(nèi)地方狹小難以容納,1609年10月,時任陜西布政司汪可受、按察使李天麟等將位于寶慶寺東的小悉園改建為關中書院,并由馮從吾主持院事,關中書院遂由此誕生。其主體建筑就是現(xiàn)甬道盡頭的“允執(zhí)堂”,面闊六間,高大寬敞,取名來自《尚書·大禹謨》“允執(zhí)厥中”一語,意思是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。曾是關中書院的大講堂,現(xiàn)為圖書館。1626年,關中書院曾遭到閹黨爪牙毀壞,后又經(jīng)過修復得以發(fā)展?滴跞昶,歷經(jīng)雍正、乾隆、光緒各朝,陸續(xù)對關中書院進行重修,先后有李颙(號二曲)、孫景烈、路德、柏景偉、牛兆濂等關中著名學者擔任書院山長。在馮從吾主持之初,他就將“實學”作為辦學宗旨,將關中之學與程朱理學、陽明心學融會貫通,反對“廢修言悟,課虛妨實”的浮囂習氣。為以后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和傳統(tǒng),使“關學源流初終條貫秩然”,對后世影響甚大。
談到關學,不能不提到這一學派的開創(chuàng)者張載,一位頗具個性和傳奇色彩的關中大儒,為開創(chuàng)理學體系的“北宋五子”之一。他開關中講學風氣之先,始終堅守“敦本善俗”“躬行禮教”理念,使得關學成為北宋理學中最具務實精神的學派。“為天地立心,為生民立命,為往圣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。”被稱作“橫渠四句”流傳至今,反映了一種強烈的家國情懷,也成為歷代中國知識分子最高的精神追求。在書院大紅門墻上鐫刻著他的名篇《東銘》《西銘》,其中“民胞物與”的道德境界,既是修身的根本,也是治世的綱領,閃爍著哲學的光輝,深刻影響和鼓勵著一代代關學傳人不斷錘煉意志、陶冶性情、增強修養(yǎng),努力為國家民族效力。
關學倡導的“務實不務名,真修實踐,不尚標榜浮華”治學要求是關中書院在教學和培養(yǎng)人才方面一以貫之的準則。一時間書院聲名日隆,學者云集,人才輩出。康熙年間關學傳人李颙主講,“關中三李”之一的李柏也來參講,乾隆時期任陜西巡撫的陳宏謀也在政務之暇來書院“會講”。陳宏謀是一位愛讀書的官員,雖身居高位,公務再忙也不忘讀書,官聲和政聲都很好。在這樣濃厚的學習氛圍中,關中書院培養(yǎng)了一批批有志之士,其中包括有清一代陜西唯一的狀元王杰。王杰在他后來四十余年的從政生涯中能成為一代賢相,其道德學問和思想行為的根基來源于關學的潛移默化和培養(yǎng)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到了清末民初,關中書院先后改為陜西師范學堂、陜西省第一師范學校、陜西師范學校等,1992年并入西安文理學院。但不管怎樣變化,教書育人、學術研究的傳統(tǒng)從未中斷。這在全國絕無僅有,成為西北教育發(fā)展史上的活標本。
“學高為師,身正為范。”看著朝氣蓬勃的年輕學子進進出出,再抬頭回望大門里面兩側的“慎思”“篤學”四個隸書,我感到關學的文脈沒有斷流,至誠篤實的學風還在延續(xù)。一陣陣瑯瑯書聲再次宣示,這是一座“活著的書院”!鯊垙能
責任編輯:白子璐
關注公眾號,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
陜工網(wǎng)——陜西工人報 © 2018 sxworker.com. 地址:西安市蓮湖路239號 聯(lián)系電話:029-87344649 E-mail:sxworker@126.com
陜ICP備17000697號 陜公網(wǎng)安備61010402000820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5陜工網(wǎng) 未經(jīng)書面授權不得轉(zhuǎn)載或鏡像 網(wǎng)站圖文若涉及侵權,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