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不久,一位圖書市場的經(jīng)銷人員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說了這么一句意味深長的話,我們希望暢銷書,更喜歡長銷書。作為圖書市場的代言人,從一個側(cè)面,給我們揭示了這樣一個實質(zhì)問題,即現(xiàn)在出版行業(yè)出的暢銷書多,長銷書少。再深究下去,就是無生命力的暢銷書多,有生命力的暢銷書少。經(jīng)銷人員的這句話,說得巧妙,說得深刻。
改革開放以來,出版社走向市場,每年要出多少暢銷書,可以說數(shù)不勝數(shù)。這些暢銷書有不有生命力,能不能成為長銷書,我們通過近幾年暢銷書的特點,或許可以明白點什么。
靠影視先行而暢銷的,如《大宅門》、《大雪無痕》、《康熙帝國》、《省委書記》、《激情燃燒的歲月》、《中國式離婚》,《亮劍》、《喬家大院》等?棵诵鴷充N的,如趙忠祥的《歲月隨想》、倪萍的《日子》、白巖松的《痛并快樂著》、崔永元的 《不過如此》、朱軍的《時刻準備著》,還有吳小莉的《足音》、陳魯豫的 《心相約》等。
靠電視臺的講座暢銷的,如目前正熱賣的《正說清朝十二帝》、《劉心武揭密紅樓夢》、《于丹〈論語〉心得》、《易中天品三國》等。
這些暢銷書在時間上也有一個共同特點,就是“各領風騷三五月”。它們的熱身效應,就是帶動了社會“反腐倡廉熱”、“探究歷史真?zhèn)螣帷薄ⅰ懊餍浅鰰鵁帷钡取?BR> 這些書,迎合了特定時期的社會需要,滿足了部分讀者的閱讀需求,暢銷容易,但能否長銷就值得思考了。一部作品是否具有生命力,是否能夠讓世世代代都能夠在其中得到營養(yǎng),受到感染,關鍵在于作品的思想性,藝術性、知識性是否具有永恒性。不難看出,出版社在所出的暢銷書中,經(jīng)濟效益考慮得多一些,對其傳承能力、延續(xù)能力要考慮得少一些。那位圖書經(jīng)銷人員的希望是整個圖書市場的希望,更是廣大理發(fā)讀者的希望,也是未來對今天的期盼。因此,出版界不要只看重暢銷書的熱點、賣點,而是要更多看重暢銷書的生命力,它的思想價值、藝術價值、歷史價值。
一句話,出暢銷書更要出長銷書。